關注┃從“丙烯酰胺”看薯片的安全性

? 新聞資訊 ????|???? ?2020-11-06 06:17:00
據近期報道,市面上常見的15款薯片均被檢出2A類致癌物“丙烯酰胺”,其中7款產品檢出值高出歐盟設定的基準水平(750ug/kg),3款產品的丙烯酰胺值超過2000ug/kg。
其實,丙烯酰胺存在于多種產品中,如咖啡、面包、黑糖、餅干以及糖炒栗子及堅果類等等。這是因為食物在超過120℃的焙烤、煎炸等熱加工過程中,食物中的游離氨基酸和還原糖經過高溫烹飪,發生美拉德反應(食物的顏色發生變化呈現褐色)后,容易生成丙烯酰胺,中國傳統的高溫烹飪過程中也難免會產生丙烯酰胺。

目前,國際上以及國內并沒有指定食物中丙烯酰胺限量的法規和相關標準。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將丙烯酰胺定義為2A類致癌物,即對動物致癌的證據充分,對人致癌的證據不足。雖然在動物實驗中,丙烯酰胺可以產生神經系統損害、遺傳毒性、及生殖毒性等。不過在動物實驗中丙烯酰胺的劑量遠遠高于人類通過膳食攝入的丙烯酰胺的總量。而且按照聯合國世衛組織和歐盟的研究模型數據換算,每個成年人每天吃6~8斤薯片才有可能會致癌。

所以,大家可以放心食用適量薯片,沒必要擔心薯片的丙烯酰胺致癌問題,反而更需要關注薯片的另一個問題——薯片的“高脂”高鈉”問題。市面上出售的薯片普遍存在“高脂”問題,部分還有“高鈉”的問題。結合現代人的生活特點,長期攝入高鹽高脂食物會容易增加肥胖、血脂異常、心血管疾病等的風險。因此建議人們特別是青少年兒童少吃薯片,均衡膳食;建議生產商優化工藝,降低薯片中“丙烯酰胺”以及“油”鹽“的含量。

 




更多檢測內容 電話咨詢:400 880 4601 / 156 6560 3132(微信同號)
捷標檢測 官網:www.1003300.com



【來源:internet】
版本與免責申明:
①本網凡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
②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